汕尾校区举办第31期教学工作坊

4月16日,商学院与汕尾校区教学管理办公室举办“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第31期教学工作坊”

      4月16日,商学院与汕尾校区教学管理办公室举办“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第31期教学工作坊”。商学院邀请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鹏教授作为授课嘉宾张鹏教授以“交叉学科背景下金融科技专业教学探索”专题分享教学与科研经验讲座由商学院院长刘耀主持商学院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研讨。

image.png

 

      张鹏教授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资深学者,深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量化投资研究多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在《Fuzzy Sets and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中国管理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讲座中,他从金融科技内涵、人才培养路径及教学方法创新三方面展开深入剖析。

      立足前沿--金融科技内涵与人才需求。张鹏教授指出,金融科技(FinTech)是金融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重塑传统金融业态。他援引《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强调我国金融科技人才缺口巨大,未来五年需求总量预计超115万,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行业痛点。当前,全国85所高校已设立金融科技本科专业,但跨学科师资短缺、课程融合难度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探索针对金融科技交叉学科特性,张鹏教授提出“课程融合+实践驱动”的培养模式:一是构建涵盖计算机编程、算法设计、金融理论等跨学科课程体系;二是推动案例教学与科研实践结合,例如通过模拟交易系统、机器学习选股模型等实战训练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他特别分享了“科研促进教学”经验,如指导学生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效率研究项目,并在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

      以教促研--教学相长的双向赋能。张鹏教授结合自身经历,阐释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他提到,在讲授《量化投资》课程时,主动探索机器学习方法,由此转向多阶段投资组合决策研究,并成功获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30余篇高水平论文。他建议教师将科研前沿融入课堂,通过指导学生复现国际论文、开发金融产品等,培养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image.png


      刘耀院长总结指出,本次研讨活动反响热烈,此次工作坊为商学院优化金融科技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学院将持续推进跨学科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能力提升与学科创新发展,助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图片:严思敏

文字:谷凤举

终审:刘耀